科普时报记者 陈杰
5月17日,以“瓯江论数 数安未来”为主题的2025数据安全发展大会在温州市瓯海区举行。大会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协办,温州市数据局、瓯海区人民政府、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汇聚了国家数据局、地方政府、院士专家、企业领袖等千余名嘉宾,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数智融合安全体系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据安全与价值释放提供“温州方案”。
专家把脉数据安全新挑战
在大会主旨演讲环节,多位专家围绕数据安全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在《数据赋能生命健康产业》的演讲中指出,生命健康大数据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具有复杂性和敏感性,因此需要建立全周期的安全体系。他提到,通过区块链加密、隐私计算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生物样本数据的合规流通,预计为药企降低30%的研发成本。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则提出了“可信计算3.0”解决方案。他强调,在数字经济时代,需要重构安全防线,我国自主研发的可信计算产品链已经覆盖了芯片、系统、应用全环节。通过构建主动免疫防护体系,能够有效抵御新型网络攻击。
公安部网安局副局长石铀从执法角度强调了协同治理的重要性。他认为,当前数据犯罪呈现出产业化特征,需要推动建立跨区域电子取证中心。温州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已经形成了“数据确权-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的全链条监管体系,为打击数据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政企联动构建产业新生态
大会现场,政企联动构建产业新生态的举措亮点纷呈。25个城市签署了《数据要素合作“百城行动”协议》,温州市与浙江省数据局签订了共建数安港战略协议,6个高能级实验室同步落地。这些举措将进一步促进数据要素的流通和共享,推动数据产业的发展。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5高质量数据集发展报告》显示,医疗、交通、政务数据开放度较三年前提升了47%,但跨行业融合应用仍存在“数据孤岛”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温州市数据局局长孙祥光在发布“数据要素×”需求时透露,温州通过“揭榜挂帅”释放了128个应用场景,涵盖智慧医疗、低空经济等创新领域。
大会现场还落地了一批高能级平台和创新实验室,包括数源安全合规检测中心、数据安全警务指导中心等,并集中为数安港十大专业社区授牌,加速数据要素产业生态集聚。
细分领域探索创新应用
大会同期举办的31场专题论坛掀起了“头脑风暴”,各领域专家和企业代表分享了创新应用案例。
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分享了为温州制造企业搭建数据安全屋的实战案例,使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40%,数据使用全程可追溯,保障了企业数据的安全和有效利用。医保数据安全实验室负责人在生命健康分论坛透露,温州正建立基因数据“可用不可见”共享机制,通过联邦学习技术,已支持3个创新药加速研发。
3天的大会,共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53个,总投资超20亿元。随着数据要素流通“温州模式”的深化,温州这座民营经济重镇正以数据安全为基座,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增长极。正如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所言:“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需要更多像温州这样的实践样本破题探路。”
责任编辑:陈可轩